2019年11月8日晚,法治经济与法治社会研究中心第二期读书会在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B9北座403室举行。本次读书会的主题是“贫穷”,主要围绕《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一书开展讨论。其中,第一部分由贺胜主讲贫穷的生活案例即贫穷的产生与衍化,第二部分由姜诗琴主讲贫穷的经济学分析并结合本土特点分析贫困的原因与解决路径。
首先,贺胜同学给出了一组贫穷线的数据,介绍了不同的经济学家关于“贫穷陷阱”的理论模型,激发了参会同学的浓厚兴趣。在此基础上,贺胜同学从饥饿问题、健康问题、教育问题三个角度解剖了印度视角下的穷苦人民的生活状态。从微观视角,以社会学的调查分析方法剖析了贫穷的产生与衍化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穷人抉择的特殊性,总结了摆脱贫穷的困难之处与解决贫穷的期待可能。通过一个个贫穷的具体小案例,引发了参会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大家对贫穷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也形成了自己的看法。
第二部分由姜诗琴同学讲解贫穷的经济学分析,她从印度穷人风险与预防角度分析,分析了印度的阉人贷款、穷人保险角度分析了穷人的不利地位,剖析了穷人心理活动和社会行为。为什么“穷人需要节省一砖一瓦”,穷人的储蓄是怎样运行的,怎样解决穷人的储蓄问题。姜同学还从政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政策对政治的影响,提出要通过政策设计来推动政治更新。最后姜诗琴同学从我国角度,分析了我国贫穷状况和近年来的治理情况,通过借鉴国外的教训与经验,为我国贫穷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两位同学讲解完之后,李嘉伟、吴燕霞、王鹏同学分别对演讲人进行点评,他们从教育体系中的政府责任、贫穷的根源、贫穷的解决途径等角度,对两位提出疑问与建议。随后蔡志钊同学从政府与市场的经济法学维度分析了贫穷的解决路径。阳雨璇博士则认为,贫穷问题无法根本解决,其根源是由于社会阶层分化的结果。尔后尹迪老师提出,对贫穷问题的研究可以从上层基础即法律的角度,也可以从经济基础资本运行规律的角度开展分析,开拓了同学们的分析思路。此后,郭创拓老师从政府政策诉讼的角度拓宽了同学们对贫穷问题的研究路径。最后,由詹国旗老师做了总结,他指出贫穷问题的实质就是社会资源的分配问题,政府作为民意的代表应当有所作为,他指点同学们应该跳出该书的有限思维,多从法学角度来思考社会问题。同学们备受启发,本次读书会起到了良好的学术讨论效果。
主讲人:
贺胜、姜诗琴
参会人员:
詹国旗老师、尹迪老师、郭创拓老师、阳雨璇博士;
李嘉伟、吴燕霞、王鹏、蔡志钊、余泳、邓翔婷、张鸿宇、陈佐健、朱莹莹、郭艺君、冯俊平、卢浩洋、杨志勇、何彩军、樊浩凝、贺楚翔、周敏雷、周悠然、顾思捷、陈彬彬、张嘉、吴鹏、廖平平、钟浩鹏、向泽宇、罗雅文、胡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