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经济法
微信公众号:南国经济法
邮箱:nanguojjf@163.com

法治经济与法治社会研究中心第一期读书会成功举办

2019年9月18日晚,法治经济与法治社会研究中心第一期读书会在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B9北座202室顺利举行。本期读书会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2018级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研讨会,由张鸿宇、邓翔婷、余泳三位同学围绕各自准备的选题进行汇报;第二部分主要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修订的疑难问题进行探讨。

读书会伊始,张鸿宇同学根据土地财政的成因及我国财政制度现状,以《浅谈土地财政的替代方案——从财税体制变迁角度分析》为主题分析了相关替代方案之优劣及可行性,总结归纳出替代土地财政的新制度的应然属性。他认为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长期财政收入来源,研究土地财政的替代方案对于我国财政制度长期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微信图片_201910070951342.jpg

邓翔婷同学分享的主题是《论科研资助的法激励功能》。在总结目前学界主要从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和绩效等方面对国家科研项目领域进行研究后,她尝试引入法的激励功能这一理论,寻求资助行为中双方主体的需要维度,并以此为基点探索从管制思维向激励思维的科研经费管理路径。同时她还创设性地提出应从树立“人本化”科研管理理念、创建“民主化”科研政策环境、完善“效益性”科研评价机制、强化“学术性”科研管理职能等四个方面完善财政科研项目支出的法激励机制。

微信图片_201910070951341.jpg

通过研究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动态博弈过程、金融普惠与金融排斥的冲突,余泳同学以《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促进与监管边界厘定》为题进行论述。他指出作为先进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行业碰撞出的新兴业态,数字普惠金融焕发出蓬勃生机。但在欣欣向荣的背后,始终暗藏风险,并逐步暴露出来,故而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应遵循“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的二十字原则。

微信图片_20191007095134.jpg


在三位主讲人分别介绍完之后,与会的老师、同学就查询资料、选题、研究思路的开展等总括性问题和三个论文选题中的细节进行讨论。胡明老师指出选题必须要有理论、实践研究价值,要善于以小见大、以问题为导向,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并对症下药提出契合的解决路径。

随后,在胡明老师的带领下,参会人员一同研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分章、分条的对条例进行研讨分析,对需修改的条文进行域外经验借鉴与本土化建构。最后,胡明老师对本次读书会进行总结,作为研究中心的第一期读书会,主讲人能够精心准备,参与人用心倾听并积极互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同时希望同学们秉承“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理念继续学术研究,在研究生阶段交出自己满意的答卷。

微信图片_201910070951344.jpg

主讲人:

邓翔婷、余泳、张鸿宇

参会人员:

胡明副教授、詹国旗讲师、尹迪博士后、胡彦涛博士后、郭创拓博士后;

阳雨璇、蔡志钊、贺胜、李嘉伟、樊皓凝、贺楚翔。